•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江苏高校

特别通讯杏坛筑梦三十载——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强化部成立三十周年

时间:2015年12月28日 信息来源:南京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02年4月,南京大学同一个学院的三位毕业生同时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2003年5月23日的Science同一期上发表了学院四名毕业生参与研究工作的三篇文章;

2005年三位毕业生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上发表了三篇各自最新领域研究成果的论文,填补了中国科学家25年来在此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空缺;

多名毕业生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丰厚,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直接被国内著名大学或中科院研究所聘为正教授或正研究员。

一批毕业生在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获得永久教职,被聘为教授或副教授;

多位毕业生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十位在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一流高校和研究所被聘为教授或研究员;先后十余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数十名学生在读期间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高等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每年约50%的学生被免试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本校的相关学科攻读研究生;30%以上的学生获得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以及牛津、剑桥等境外知名高校资助继续深造;

……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就出自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强化部)。2015年12月27日,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迎来三十周年华诞,国内外高校代表和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与学院师生院友共同见证了学院三十年精心铸造获得的成果。

创新变革的学院历史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工作,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南京大学的强项。1985年,南京大学成立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尝试少年英才的培养。1989年,在国家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的精神指导下,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系级建制的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简称强化部),尝试对尖端人才采取特殊培养方式,对通过单独考试、提前招收的优秀学生施行强化基础的培训计划。在卢德馨教授的主持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的新模式——“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按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1993年,强化部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多学科综合点(大理科试验班,至今仍是国内唯一基地)。

1998年,为进一步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南京大学组建了以强化部(含文、理科强化班)为核心,包括各理科基地班在内的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旨在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基础学科人才。

2006年3月,在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教育家、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10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继承和发扬匡老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南京大学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同时,人文学科基地班和部分应用型学科的基础教学也一并划入匡亚明学院。2007年起,作为国家级国际化复合型大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的应用文科强化班被纳入匡亚明学院实施统一管理并组织教学。2009年理科强化班入选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2年开始探索实施大学-中学“2+4”六年贯通式培养方案。

优秀人才的孵化器

匡亚明学院作为南京大学乃至教育部本科教学与教育改革和杰出人才培养的创新试点单位,从1985年到2014年,已先后培养了30届共约1800名学生毕业(目前2011级——2014级在读学生388名,曾经和正在以2+2模式驻院修读学生共约4600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相关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型以及从事行政管理、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等领域应用型的青年人才。

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不久就在专业的顶级期刊以及《自然》、《科学》等世界最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内外杰出学者、知名专家和高级企业行政管理人才。一批毕业生在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所被聘为教授或研究员。近几年,先后十余人入选中组部千人和青年千人计划。一批具有匡院(强化班)背景的青年科学家群体业已形成。

强化部的主要特点就是“宽基础、宽口径”培养尖端人才。具体做法是:每年从优秀考生和各个中学保送来的优秀特长生中选拔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进入强化部学习。强化部采取一、二年级不分科、不分专业,按照公共基础、学科群基础、分方向基础的体系实施教学。文科班打通文、史、哲,开设最具精华、最有旁通性的课程,着重打牢文科基础。理科班的学生一年级末分为数理和生化两个方向,到了二年级再根据兴趣爱好挑专业,三年级、四年级还可以再次选导师、选专业。

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科学研究,是强化部的又一特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及早参与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还规定四年级为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课题和导师,直接进入课题组,真刀实枪地搞科研。由于有机会经常介入科研活动,不少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发表了论文,科研使他们极具潜力。

据匡亚明学院前院长许望教授介绍,“大理科模式”的经验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前三年多次选择、逐步到位,使学生基础扎实,在交叉学科方向上学习游刃有余,在最后一年集中进行科研训练,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卓越的师资 优质的资源

强化部所有的授课教师都是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来的最优秀的教师,基础课教师全部由正、副教授和部分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承担。理科班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均由活跃在学科前沿的导师指导,他们中有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还有杰出青年科学家。文科班的任课教师中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约占50%。  

同时,其“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理科培养模式,已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匡亚明学院的创新办学模式、优秀人才培养成果和经验以及与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优质教材、教学方法等,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集体奖项以及十余项个人奖项。在大理科模式教学平台上,先后有《大学物理学》、《大学数学》、《普通生物学》和《化学原理》等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首批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07年)。累累硕果为南京大学本科教学 “三三制”改革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匡亚明学院以其特有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可通过“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途径,根据自己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学院设有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八个学科分流方向。与此同时,匡亚明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教务处建立的良好国际交流平台以及学院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合作机会,自2009年至今先后选送近100人次前往美国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社会政治学院、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等国际知名学府进行短期或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学者前来学院授课、开设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增进相互了解。

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中之重,匡亚明学院具有很好的杰出人才培养工作基础,将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集中精力于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继续领先,培养出更多具有学科交叉大理科知识结构的杰出后备人才。在成功实践大理科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本科教育与教学的改革,为将南京大学建成最好本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校报 李凌霄)

上一篇:南大校友鲍哲南当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下一篇:我校闻海虎教授小组在铁基超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佚名 编辑:南京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