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700余个企业发展难题;协助申报500多个科技项目、2000余个专利;建立320份金额高达2亿的产学研合作协议……这份耀眼的数据,记录的是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57名挂职干部的工作成果。八年里,这支生力军顶在挂职岗位深耕细作,用“接地气”的科技服务智撑起座座跨越发展的新高地。
“高校要争当引领区域发展的排头兵。”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看来,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是高校服务地方的主动作为,也是高校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
搭台筑窝:为校地融合建“良缘”
常熟市辛庄镇上,有位“教授书记”。他常带领专家团队出现在企业车间或田间地头,为新成果转化把脉问诊。作为分管科技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由他推动成立的“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辛庄)产业化基地”不久前也正式挂牌,意味着校地间为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搭台筑窝”。他,就是两届科技镇长团成员,苏州大学副教授胡海燕。
2008年,江苏省推出一项创举:每年从教育科技部门和全国高校选拔一批教授、博士组成“科技镇长团”赴县(市、区)挂职,打破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隔膜。于是,像胡海燕这样的一批高校科技人才走进基层一线,推动挂职地的人才科技工作。在科技镇长团的带动下,校地长效合作的创新载体也应运而生。
六年前,还是一名专业教师的刘南春,在辛庄镇挂职2年后,毅然选择留下,出任苏州大学常熟低碳应用技术研究院总经理一职。从最初参与筹建到如今当起校企政协同创新的“穿针引线”人,刘南春说,工作节奏更快了,但越干越有劲。
“在这里,你能看到科研成果在产业化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让刘南春兴奋的是,研究院成立三年来,集聚创新资源,令高校科研人才活力向产业集中释放:目前已成功孵化4家由苏大教师领军的创新创业企业;一举申报电力电子、节能技术方面发明专利20余项;常熟市7家企业在研究院提供的能源精细化管理服务下,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改善了用能方式,经济效益大为提升。
在供给侧改革的创新驱动下,如果能将高校“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有效导向市场前沿,或许将为地方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张家港市三届科技镇长团团长江作军、朱巧明、陈进华接力耕耘,使得校地合作同频共振,其中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成功案例。
2015年,在与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张家港分院的通力攻关中,校地共建的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集合学校能源学院技术团队,成功研发出在高温、高压、高腐蚀性溶液的环境下,对压力容器和管道性能及剩余寿命做出准确评价的尖端技术。研制的便携式微试样取样设备达到了检测过程的稳定性,不仅能提取直径10毫米、厚度1毫米的原片,同时还能科学检测样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填补了国内特种设备行业对压力容器现场取样的技术空白。
聚才引智:为企业转型献“良师”
“科技镇长除了做校地合作的‘双面胶’,还要担当起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员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参谋员。”在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的动员大会上,副校长路建美意味深长地说。
事实上,围绕地区产业方向和企业需求布局,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工作的高效有目共睹。他们共帮助地方引进科技大咖300余位,搭建企业研发平台200多个,成功点燃了地方产业智能转型的新引擎。
吴江市盛泽镇,是被誉为“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纺织重镇。2014年,挂职当地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半年后,苏州大学教师关晋平却看到了问题:中小型企业居多,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破壁纺织集群的“同质化”问题,堵在了她心里。
在寻找盛泽镇发展突破口的调研中,关晋平瞄上了中国绸都网的开发公司。这是纺织行业发展的预测机构,发布的化纤指数是行业“风向标”。如果请数学专家更新这张“晴雨表”,产生的新数据能否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深层思考?关晋平大胆猜想,多次“撮合”吴江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与“千人计划”专家杨立坚教授深入洽谈。在双方合作愿望越来越强后,这段“跨界联姻”最终成功牵手。
无独有偶。在南通市如东县,转型路上能动不足的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也因为科技镇长的引智献力,抢占创新高地,一跃发展为“科技小巨人”。
“他们带来更多的是前沿理念和创新精神!”科技镇长团的出现,让公司总经理符小东喜出外望。这家生产光纤和光器件的公司曾受困于缺乏领军人才,正是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张飞送来的一场科技“及时雨”,让公司两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总产值从4亿元攀升至7亿元。
一方面,张飞牵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沈纲祥团队,校企强强联合建成了下一代数据中心光网络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张飞引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何品翰博士与企业开展中外科技项目,研发的新产品天线项目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张飞的积极帮助下,何品翰教授与公司合作期间通过自主申报,成为如东县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首位专家,而这也是2010年以来南通市本土自主申报唯一入选者。
谋策建言:为区域发展开“良方”
最近,挂职科技镇长的吴玺在学校设立于昆山市张浦镇的科技服务驿站内,为百余家创新型企业举办了多场产学研推介会。促成的校企合作项目,个个紧扣昆山“智造”重点瞄准的“机器换人”计划。在科技服务走进昆山后,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的工作范围也真正实现了苏州七个区、五个县级市的全覆盖。
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在开放创新的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镇长团团长季晶与团队共同努力,为构建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打开了局面。在改革发展举步维艰的乡镇中,同样也有科技镇长为创新发展接上科技“翅膀”的故事。
第七批科技镇长团成员赵承良刚到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时,心里充满忐忑。当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才科技资源支撑不足、企业科技意识并不齐整。作为新上岗的科技镇长,该从哪下手?
“是挑战,但也有发展的机遇!”赵承良决定扎根乡镇、服务企业,首先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两年里,他走遍辖区内所有企业,第一时间宣传国家政策导向,亲自辅导专利平台申报工作,鼓励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一些企业负责人坦言,以前他们几乎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更别提主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成果专利。
赵承良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下,通安镇首个国家级科技项目企业,首个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首个高新区创业领军人才,首批科技与人才发展资金相继获批成立。这六个历史性的“零突破”也得到了通安镇原党委书记杨志平的点头肯定:“科技镇长支招解难,为通安创造了良好的科技人才环境,也为当地的企业科创能力提升和科技招商打下了扎实基础。”
除了理工科专业与地方互动合作,作为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智库,苏州大学科技镇长团还担当起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囊团”。文科出身的科技镇长夏凤军,在挂职太仓市浏河镇的三年里,联合学校专家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撰写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太仓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文化资源,为太仓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升历史文化、人文底蕴的发展注入了智慧力量。
在苏州大学,还有许许多多科技镇长团挂职干部默默释放着科技人才的能量与活力。“来到挂职地,这就是第二故乡。”“挂职一年,一生牵挂。”“挂职期虽结束,但服务的脚步不会停下……”如闪耀在各地的珍珠,他们竭诚尽智开展科技服务的故事仍在继续。
《扬子晚报》2016年5月13日C2版
下一篇::我校召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初步报告反馈会
- 我校各下层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
- 我校科技园园区企业协办首届海南儋州国际双年展
- 黉舍召开2016年度下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
- 梧州市科技局—梧州学院联合召开科技项目座谈会
- 青春纪事尽职尽责 服务同窗——记机化学院原门生会主席陈栎霖
- 校党委召开增强下层党建暨落实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工作会议
我有话说
成人高考
最新文章
- 1我校接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12月15日下午,我校接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2我校召开“南京工业大学对口
12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南京工业大学对口支......
- 3我校19项成果获得2016年淮安
<!-- /*FontDefinitions*/ @font-face {fon......
- 4校向导到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
12月16日上午,副校长张有东一行到江苏井神盐......
- 5先辈制造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
12月17日下午,先进制造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1我校孟珍同学、彭晓蓓老师分别荣
6月1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15江苏省...
- 2陈骏校长看望2016级新生
8月27至28日,3200余名本科生、5300余名研究...
- 3中国青年报苏州大学创新支教课,为
日前,在距江苏苏州1600多公里的贵州省沿河土...
- 4校领导率队调研上海交大双创示范
7月29日,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院士、校长...
- 5科大微龙·苏州大学“东吴杯”第五
由苏州大学、共青团苏州市委联合主办的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