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江苏高校

扬州大学学科建设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时间:2016年07月06日 信息来源:扬州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根据汤森路透公司《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5月最新数据显示,扬州大学临床医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扬州大学进入ESI前1%的学科增至5个,入围学科数位居全省高校第4位,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居于36位,超过了大多数“211”高校。同时,扬大整体领域、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与去年同期相比,国际排名大幅提升,整体领域上升127位,化学上升81位,植物与动物科学上升66位,工程学上升140位,农业科学上升49位。

  “十三五”开局之年,扬大的学科建设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迎来了“开门红”,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接下来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还有哪些动作?带着这些问题,日前,笔者采访了扬州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

  据介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评价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也是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进入ESI排名前1%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表明从全球范围看,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了高水平。扬州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实现了农科、理科、工科、医科全覆盖,形成了文理工农医协调发展的局面。

  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龙头。扬大学科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按照“发展工科、提升医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分类分层推进学科建设,深耕基础学科,拓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优化学科布局,以重大学科建设项目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平台为依托,瞄准重大战略,打造学科优势,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及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

  “十二五”期间,学校学科体系日渐完善、高峰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科层次不断提升。除了正常投入外,通过实施重大学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5亿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学科达到11个,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3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的学科达到44个,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2位,扬州大学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居于江苏高校领先水平。

  扬大学科办负责同志介绍,“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遵循“发展工科、提升医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的学科发展思路,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水平、服务需求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深化分类指导为途径,以学科队伍、学科平台、学科交叉、学科国际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工程,通过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通过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学科建设。“十三五”要着力构筑学科“高峰”,实现世界一流学科重大突破。建设一批创新水平高、服务地方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原学科,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学科支撑。其主要举措有:

  ——试行学科特区。为快速集聚人才资源和创新力量,实现学科内涵建设重大突破,“十三五”期间基于优势学科和急需学科(群)设置学科特区。学科特区是扬大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是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的特区。通过人、财、物等方面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快建设高峰学科。

  ——试行学部制。按学科门类统筹规划学科建设,推进创新人才整合培养,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通过统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整合学科团队,形成集成优势。

  ——抓绩效管理。出台学校“十三五”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标准和评估验收标准。改革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方式,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的绩效激励考核制度。实现学科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滚动支持。

  ——深化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根据国家、省、市产业发展需求,基于学校工科基础和其他学科资源,确定主要面向水利与农业工程、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电子与信息、能源和环保、新材料及其应用六大产业(行业)需求开展工科建设。强力打造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纳米材料与再生医学、非编码RNA与恶性肿瘤、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等重点医学发展领域,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着力提升医科水平。振兴人文学科的传统优势,重塑人文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努力发挥人文学科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培育、强化理科优势,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增强理科原始创新能力,发挥理科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按照加快建设一流农科的总要求,着力增强农科原始创新能力,巩固和发展我校农业学科的传统优势,积极推动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交叉渗透、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农科在服务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吴锡平)

上一篇:扬大盐城籍小伙街头义演为阜宁募资
下一篇:学校隆重举行2016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
(作者:佚名 编辑:扬州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