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江苏高校

“第二课堂”里“唱大戏”——我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时间:2016年04月17日 信息来源:扬州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香港艺术节唯一摄影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一等奖4项,“基础力学实验”全国排名十三……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学子在各类国家、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遍地开花、“好戏连台”,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

  “学科竞赛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充分彰显‘第二课堂’成效和活力的重要载体。如何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进一步繁荣‘第二课堂’,让它成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乐园,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胡效亚副校长这样表示。

 

  学校“搭台子”:为学生营造勇于创新的环境

  新学期一开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中就传播着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消息:该院刚刚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的团队,决定把学院奖励的1万元“院长荣誉奖学金”全部捐献出来,专用于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创项目。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科创精神在校园里传承下去,为学院的学科竞赛增砖添瓦。”团队负责人袁凯伦表示。

  袁凯伦他们的决定令师生赞赏不已。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个自发决定,无意间与学校近几年的实践育人导向进行了一次无缝对接。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务处处长张清介绍,多年来,学校依托‘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第一、第二课堂藕合联动的教育课堂,实现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协同齐力,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方面,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在全校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打造了精品文化活动、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等育人平台,多部门协同出台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相关制度,促进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

  “学科竞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张清进一步介绍,近几年,学校在倡导学术科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据介绍,学校不仅制定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等多个文件,同时在双数年份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学校每年还专门下拨经费,用于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的筹备和奖励,仅2015年,学校就下拨了100多万。

  “当今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就是要在校园里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环境。”张清表示。如今,在我校,“第二课堂”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唱主角”: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里萌芽

  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获得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团队负责人王意天深有体会。

  “我们的团队成员学的专业各不相同,正是基于共同的兴趣,让大家走到了一起。” 王意天说,“也恰恰因为专业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争吵就成了家常便饭。”

  而创新的种子,正是在这种看似乱成一团的争吵中渐渐萌发。争吵陪着他们度过培训、集训,直至为期三天的比赛,在争吵中碰撞、在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最终把他们送上了领奖台。

  “感谢争吵,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也让我们更团结。”另一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郑钧同学表示。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在“挑战杯”、全国软件大赛、全国物联网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频传佳绩。该院党委副书记吴刚认为,“学生其实并不缺乏创新的激情,关键在于如何善加呵护、巧作引导。”

  “当然,学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组织导师队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专项经费,提供实验和实践条件等。”吴刚表示,“这些只是为学生的科创活动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和创新实践,让学生尝试去‘挑大梁’。”

  “作为指导老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在竞赛中‘唱主角’。” 在谈到如何引导学生时,王意天团队的指导老师赵俊用了一个带有诗意的表达,“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把好方向,让创新的种子健康的生长。”

  正是这样一种“放手”的态度,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在“第二课堂”里唱起了“大戏”。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校本科生获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6项,重点项目215项,学生发表论文800多篇。各类学科竞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励,国家级有1123项,省级有1004项。

  可喜的是,通过学科竞赛,参与其中的同学们综合素质发生了精彩的蜕变。以数学建模大赛为例,历届参赛队员中,近80%都选择了攻读研究生。

 

  教师“跑龙套”:甘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梯

  机械工程学院的张瑞宏教授,是学生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创新名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科研中,他情系我国的农业机械事业,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

  三十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国家专利40多个,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10项,研制农机新产品三十多个,其中近二十个产品已经产业化并列入国家、省级先进适用农机产品补贴目录,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农机的发展光靠搞科研是不行的,这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后备人才。”张瑞宏常对自己的同事这样说。正因为如此,张瑞宏把大量的心血倾注到了学生的培养上。

  他带头建立教授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为了支持学生的科研,他自掏腰包,作为学生的项目启动费;自2002年以来,连续6届指导学生参加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5年,他指导学生研发的“高效立轴传动秸秆切碎深施肥播种起垄复式作业旋耕机”获得了“挑战杯”全国一等奖,这是农机创新研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象张瑞宏教授这样的“名师”,在校园里还有很多。朱留存教授是学校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首批国家特聘专家,也是国内汽车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13年下半年加盟我校之后,朱留存教授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每年组织研究生、本科生开展汽车电子信息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去年,他和郭志波老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的《便携式多用途润滑摩擦特性测量分析仪》获“挑战杯”一等奖,该项技术目前已经成功落地,投入生产。

  每年暑假,是各类学科竞赛集训的黄金时段。据统计,全校27个学院,每年有上百名教授、专家担任学科竞赛的指导老师。当其他人休假时,他们却和学生一起,冒着酷暑奋战,破解着一个个研究课题和技术难题;他们既是专业导师,又是学生的成长导师,引导学生树立起创新的精神;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甘为人梯,搭建起让学生成才的道路。

  正如张瑞宏接受采访时所说,“给学生机会接触生产实际,让他们提出想法、创意,再带领他们申请项目,然后用项目资金给学生提供研究及实践的条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精神和创新思维。这就是人才培养,也是每一名为师者的责任。”

上一篇:一次技术赠与和爱心助学的美丽相遇
下一篇:大作家的“小班”写作课
(作者:佚名 编辑:扬州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